毛主席是伟大的人民领袖,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历程中,他的丰功伟绩不可磨灭。
但历史是永不停息的河流,它在奔腾的过程中,也沉淀下过往的足迹。
关于毛主席的一生,有功有过,功大于过。但不可否认,他在我党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巨大的影响力,时至今日,从未消退。
对此,毛主席的革命伙伴,好搭档周总理也曾经给予他客观的评价。
周总理还曾经回忆抗战时的一段经历,并表示:“润之性格,我等不如啊”。
根据周总理的回忆,那是红军万里长征之际,中途,毛主席与全军战士们历经千难万险,但他却凭借着沉稳冷静的性格、睿智的头脑带领大家度过重重艰险。
用当时周总理的话说,大家特别敬佩毛主席,无论遇到什么险状,总会相信,他能带领着大家脱离险境。
这也是为什么偏偏是毛主席才能带领中国人民摆脱旧社会,开创新中国。然而,他的性格并不是一天形成的,更不是成为领袖后而突然变成的。他的性格与人生中的每段经历有关。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回顾毛主席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感受伟人寻常而又不平常的一生。
家庭对性格的影响
用现今比较流行的说法来讲,一个人的性格养成离不开原生家庭。毛主席性格的塑造也受其家族,特别是父母的影响较深。
毛主席出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那个时期也被称之为旧中国。
他的老家是湖南的,祖辈是老实厚道的庄稼人,毛家与其他普通家庭一样,没有殷实的家底。
因此毛主席的父亲毛贻昌,在17岁的时候就开始当家理事,更因为家庭的负债,他还去湘军里当过几年兵。
但也正是当兵期间,让毛贻昌增长了见识,返乡后开始做些稻谷和畜牧方面的生意,加之吃苦耐劳,慢慢才积累了一些银钱。
在毛主席出生前,家中本有两个孩子,但都夭折于襁褓之中了。因此,当毛主席出生后,家里也是对其寄予了很多的厚爱,更是珍惜这个宝贝儿子。
毛主席的名字是父母给起的,大名“泽东”,字“咏芝”,而后改为“润之”,也都是有润泽东方的蕴意。
父母担心这个孩子也会出现前两个孩子的情况,于是早早的就送毛主席去外公外婆那里生活。毛主席的幼年时期,实际上是由外公外婆抚养成长的。
外公一家也都是勤劳朴实的农民,隔代的抚养给了毛主席更多的关爱与关注,让他拥有了无忧无虑的童年。
在之后,毛主席回到了父母身边。6岁时起,他就跟着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和农活,像拔草、放牛等。当毛主席学会识字后,他又开始帮着家里记账。而到了十四五岁的时候,他又与家里的长工一起干活。
在他的印象中,父亲是个特别严厉的监工,总也不让他休息。虽然心有不情愿,但这也恰恰练就了他吃苦耐劳的性格。
而他本身好静,又与父亲商场上的迎来送往、左右逢源的性格特点正好相反。
在一次父亲招待生意伙伴的聚会上,毛贻昌让毛主席出来一起参加,并学习一下他的待客之道。
可毛主席一心只想着在屋里安静的看书,父亲怎么唤,他都不出来,气得父亲追着毛主席就要打。
后来父子俩直到追到水塘旁,毛主席以要跳下去为要挟,父亲这才在众亲朋的劝说下收手。但这件事也给少年毛主席留下了启发。
面对不公和强迫时,只有反抗才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自由。
毛主席的母亲对他的影响也很大。母亲虽然只是个普通农妇,但骨子里的因果报应、积德行善的信念,一直不停的灌输给毛主席,使他从小便生出同情贫弱、乐于助人的思想来。
投身革命后性格的塑造
毛主席成长的环境虽然处在旧中国时期,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但客观地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值得传承的优秀品质,这些好的方面也一直滋养着少年毛主席。
同时,毛主席的父母虽然文化与知识不多,但他们有意识的培养孩子,很早的便送他去读书,这点是难能可贵的。
加上毛主席勤读勤思,小小年纪就已饱读名著了。这对于他后期性格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关系。
读书使人明理。毛主席一边汲取文化,一边发现旧中国存在的问题,一边思考自己和国家的未来。当他感受到当局政府的无能与腐败时,便立志投身到救国救民的道路中去。这种骨子里的自驱力也为他日后的成就埋下了伏笔。
随后,他结识了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了解并深入研究了马克思主义,他仿佛看到了拯救新中国的曙光。
五四运动,给了毛主席机会,他组织了湖南学生开展爱国运动,并创办了多个革命刊物。后来又与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组建共产党。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共产党从“以城市为中心”转向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
刚强倔强的毛主席在瞬息万变的严酷战争环境中,也变得更加坚定与执著。
但此时的他更多的还是体现出,为了目标勇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工作方式和态度上还是略显生硬的。
根据毛主席自己的回忆讲述,其投身革命以来,也走了不少弯路。而在长征的过程中,他的性格也随着磨难而变化,变得越发成熟。
长征初期,毛主席就主动要求与张闻天、王稼祥一起行动,通过沟通增进了解,并在反“围剿”失败问题的看法上主动反思。
此外,毛主席还主动与周总理、朱德等沟通,得到他们的支持。最终在遵义会议上结束了错误军事路线的领导。
遵义会议也是毛主席处事方式的重要转折点。
会后,他对贺子珍感慨:“办什么事都要有个大多数啊!”
这种敢于直面问题,向自己开刀的气度,是成就大事的前提。
在队伍中的影响
1947年3月,国民党军以25万的兵力向陕北解放区发起总攻,企图摧毁我党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以达到重挫的目标。
当时解放军在陕北的兵力只有1.7万左右。
兵力相差之悬殊,不宜正面交战,毛主席等领导人只能暂时带领解放军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两军对战,重要的是士气。
当时解放军的领导干部们对此都沮丧不已,生怕变成了“逃兵”。可毛主席却在此时安慰道:
“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池之得失,而在长久之计。”
此话一出,中层干部便以此告诫基层士气低迷的士兵。大家靠着这份信念重拾信心。
关于这段刻骨铭心的长征记忆,我党的领导人和老一批参与过长征的红军战士永远不能忘怀。
就连周总理也在晚年时期,经常回顾这段岁月,甚至在他病重住院期间,还主动要求再听听“长征组歌”。因为这段经历是他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带给他奋进的力量。
周总理曾表示,我军的长征是一部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
战士们一路上经历的风雨、泥泞、饥饿、艰难,不仅是与自然的抗争,更是与自我意志搏斗的经历。如果没有领导人强有力的精神指引和鼓舞,很难走出当时的困境。
他还曾回忆到,有一次夜里,天空还下着大雨,战士们照常赶路,走到一处山头,有战士扭头时发现山脚下有大片火光,这显然是山下追兵的火光。
看着大片的火光,目测步程也就20分钟左右。战士们当时惊慌不已,要知道,追兵一旦赶上,我军自然凶多吉少。
此时的毛主席在观察了一下天气后,淡定地拿出了地图。在战士们焦急的等待中,毛主席指示:
大家隐藏在杂草树木后面,悄无声息的静等即可。
看到身边的警卫员们个个略显紧张的神情,毛主席还打趣他们道:
“敌人在后,怕不怕被发现?”
警卫说:“主席您不怕,我们就不怕!”
而事实也证明,毛主席的判断是正确的,敌人没有发现我军的踪迹,最终全部离开了,在场的所有人顺利逃过了一劫!
很多时候,领导者不仅是指挥和带领着大家打仗的人,更是迷茫中的指南针,亦或是惊慌中的稳压计。
领导人的力量是无穷的,他的一个冷静的决策,不仅减少了可能发生的损失,更会使人们勇气倍增。
舍小我顾大局的性格
毛主席的一生是“斗争”的一生。没有他一生崇高的斗争、顽强的斗争,甚至是高超的斗争,他就不会带领党和人民军队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来。
但是毛主席的斗争又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
他善于斗争,又讲究斗争的策略,更善于在斗争中妥协,舍小取大。这些都是走向胜利的关键。
在大革命失败后,毛主席的斗争策略就是调转车头,去到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
此后,他就带领着部队在井冈山深入的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并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真正拉起了星星之火的燎原序幕。
人们都熟悉的《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就是他对那段时间工作的深入剖析与总结。
著作里面详细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也为日后取得全国性的胜利指明了方向。
面对敌强我弱的现实情况,他选择了妥协的策略,但妥协不是放弃,而是为了更好、更伟大的胜利。
他的大局观也是其性格的重要体现。在抗日战争期间,他领导的共产党以大局出发,舍小我、顾大局,以此来完成救国救民的大任,这种精神更是令人佩服。
西安事变后,在我党的努力调解下,开启了历史性的第二次谈判,国共最终走到了合作共同抗敌的战略路线上,这也成了历史的转折点。
最终毛主席代表的共产党所领导下的红军一方,做出了巨大的让步,不仅同意改编红军为“国民革命军”,并且还将红军缩编成三个师,只保留4、5万人,就连指挥权也完全服从国民党统一指挥。
善于斗争的性格
没有外敌的入侵,不代表旧中国被推翻,更不代表人民真正翻身当主人。
抗日战胜利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
此时的蒋介石,一面迫于国内外呼吁和平的舆论压力,另一面还想在内战中取得单方面的利益。
于是,他开始预谋以“和平”方式“统一”中国,极力邀请毛主席赴重庆进行谈判。
可是蒋介石在背地里,却早已调兵遣将枕戈待命,随时随地准备着发动内战。这种明一套暗一套的做法,早被毛主席看透。
在这关键时刻,毛主席发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的讲演,无情的揭露蒋介石的狼子野心。
并提出,你谈我就谈,你打我就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战略方针。
毛主席的这一高超的策略,再次为中国革命往何处去指明了方向。
在重庆谈判中,中共中央决定为了争取和平民主,决定开展自卫战争,此时毛主席指出,敌人打来了,我们就要还手。
还手的打法还要“痛打”,打一次就要将其打怕,否则是争取不来和平的机会的。
按照毛主席的这一思想,部队领导人敢打敢拼,对前来侵犯的国民党部队进行痛击,成功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地反击战,对国民党开展了沉痛且致命地打击。
正是毛主席的这种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的做法,让国民党的阴谋无法得逞,国民党的反动政权最终被彻底推翻。
回顾毛主席的一生,有太多传奇与伟大。不能用强大的性格或睿智头脑来简单概括。但是不得不说,他的许多英明决策与性格相关。
到底是性格成就了伟人,亦或是在时势中塑造了伟人的性格,对此,你怎么看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