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公开地下“导弹城”,能否以武止戈?

发布日期:2025-03-06 12:55    点击次数:153

伊朗近日在国防与航天成就展上展出了多款射程上千公里的新型导弹,还接连高调公布多处地下“导弹城”。

那么,伊朗频繁亮出的导弹“利器”能否在中东乱局中帮助伊朗“以武止戈”?军事观察员魏东旭进行解读。

展示新型导弹

主持人:伊朗国防部和武装部队近日举行国防与航天成就展,其中一些新型导弹的亮相格外引发关注。这些导弹有什么特别之处?

魏东旭:

伊朗公开展示多种型号的国产导弹,这是攻防结合作战能力的体现。

防御能力指的是防空和反导作战能力的强化,主要体现在远程防空导弹和近程防空导弹这两型装备上。例如,“烈士阿尔曼”远程防空导弹系统,射程比较远,配备有两种相控阵雷达,不仅可以对敌方的战斗机进行火力打击,还具备一定的反导作战能力。可以机动部署的“迪兹富勒”近程防空导弹系统,主要是对兵力集结地以及装甲作战部队进行近程的防空火力掩护,当然也可以打击无人机以及巡航导弹等。

进攻能力主要体现在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方面的研发与应用上。例如,射程1000公里左右的“烈士阿布·迈赫迪”巡航导弹,可以打击地面的固定目标,如果对其导引头进行更换,加装一个小型雷达,它还可以攻击海上的移动目标。射程大约2000公里的“霍拉姆沙赫尔-4”弹道导弹很可能是液体燃料的弹道导弹,所以射程更远,可以携带更多的有效载荷。伊朗最新展示的新型弹道导弹“埃特马德”应该是固体燃料的弹道导弹,虽然射程只有1700公里左右,但是反应快速、打击精准。

公开“导弹城”

主持人:据报道,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1月11日曾公开了一处地下“导弹城”,紧接着在当地时间2月1日又公开了一处新的地下“导弹城”。伊朗接连高调公开地下“导弹城”有何用意?

魏东旭:

伊朗的地下“导弹城”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设施,一般的技术手段无法对它进行侦察。地下“导弹城”是加固的掩体结构,里面的空间非常大,既有导弹运输的通道,也有维护和保障的体系,甚至还有从“导弹城”内部发射导弹的隐蔽通道。

有的地下“导弹城”主要是储存射程比较远的弹道导弹,作为战略打击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的地下“导弹城”位于沿海区域,内部不仅有常规的弹道导弹,还有更多的远程反舰武器装备系统,能够对霍尔木兹海峡周边、波斯湾的相关区域进行火力打击。

伊朗有多处地下“导弹城”,保密程度极高,如今有选择且有限度的对外公开,主要是为了震慑对手。

震慑美国和以色列

主持人:自2023年10月7日,巴以新一轮大规模冲突爆发以来,其外溢影响持续加剧。外界判断,以色列接下来的打击目标直指伊朗。那么伊朗通过展示导弹这种方式“秀肌肉”,能否在一定程度上对以色列起到震慑作用,从而避免伊以之间爆发激烈冲突?

魏东旭:

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二次入主白宫,在中东问题上明显偏袒以色列,不仅批准向以色列出售威力更大的航空炸弹,还对伊朗加强制裁,加剧了伊朗国内经济层面的压力。

在军事层面,美国新一届政府已经提出可能会出兵中东,甚至会协助以色列采取一些联合军事行动。以色列一直在进行军事准备,所以不排除后续可能会对伊朗发动突袭。

面对内忧外患的处境,伊朗肯定要展示自身的反击能力,其中最“拿手”的便是导弹。伊朗通过展示新型导弹并公开“导弹城”的方式,向外界证明,伊朗的导弹可以随时发射,而且打得远、打得准、打得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