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和写字的区别,在于笔法和情感,笔法不难理解,我们常见的“印刷体”、“美术字”,形态千篇一律,没有耀眼之处,这种属于“写字”范畴,而书法艺术需要体现生动感,笔画灵活畅意、多姿多彩。
即便遇见相同字,也有不同姿态和风韵,独具趣味性,后世品析百年,依然不觉枯燥,可谓意象万千,至于第2点情感,指的是创作者心境变化。
古人常说“笔迹如心迹”,字迹是内心想法的展现,古人借由它表达情绪,暗示人生理想,若说笔法是汉字的根基,那么情感就是它的灵魂。
譬如杨凝式睡醒后,恰巧吃到韭花,心情惬意、愉悦,所写《韭花帖》润丽俊逸、儒雅清和,具有沁人心脾之感,而颜真卿《争座位帖》,书于悲痛欲绝时。
此作点画苍劲枯涩、狼藉狂乱,以夸张野逸的手法,抒发心中痛愤,艺术气韵、视觉效果颇为强烈,赋予字体生命力,由此登上“天下第二行书”的宝座。
当然以意韵论就,颜真卿并非“书坛第一”,明代有位“心学大师”王阳明,他的字真正达到“神仙境界”,笔笔深邃虚和,水平足以媲美王羲之。
譬如欣赏公元1508年,写的草书《象祠记》,每个字超尘脱俗,彼时他实现“龙场悟道”,独创“阳明心学”,领悟天地至理,并将之融于书法创作。
卷中字体飞动潇洒、纵横多姿,势态圆融平滑,每个字随性自然,不被规范严格束缚,但又不会脱离法度,力道浑厚,线条瘦劲硬朗,筋骨颇为刚健,饱含张力和韧性,消除虚浮之病。
并且此作的墨色,随着行笔轻重、快慢发生变化,时而干涸枯涩,更显自然畅意,解决刻意造势的拘谨感,同时凸显古雅质朴的风韵,没有一味追求狂放,而是加入娴静虚灵之美,艺术格调更多元,令人回味无穷。
启功先生曾称赞此作:“文成道学功业千秋典型,而草法超逸,不让文祝诸名家,《象祠记卷》尤真迹中之精品”,此作之精妙,丝毫不输同时代的专业书家,譬如文征明、祝允明等等。
时常临摹,一方面领悟古人技法和风貌,用笔自然精准,使点画外柔内刚,内在肌理深厚,另一方面,品析王阳明草书,能感受传统的中庸之美,炼化思想和审美境界,不被表层狂放误导。